德厚流“光”

“光”是会意字,本义:光亮。引申义:照耀、荣耀等。
《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甲骨文字形是人举着火把;金文字形把火炬的象形简化;小篆字形将火把的象形简化为“火”,下面是“人”。隶书字形将小篆字形中“火”的“撇和捺”简化为“竖和横”,将“人”变形为“儿”;楷书沿用隶书字形。
《楚辞·九歌》:“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光。”“光”是光明之义。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光”是光彩之义。
唐代韩愈《原毁》:“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光”是荣耀之义。
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光”是光阴之义。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光”是景色之义。
明代阮大铖《燕子笺·辨奸》:“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光”是好处之义。
明代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光”是对人来访的敬词。
宋代郑清之《茄子》诗:“青紫皮肤类宰官, 光圆头脑作僧看。”“光”是没有头发之义。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光”通“广”,是广大、宽阔之义。
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光”是发扬之义。
汉代扬雄《法言·重黎》:“天胙光德而陨明忒。”“光”是显扬之义。
唐代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光”是平滑之义。
提起司马光,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破瓮救友,他典地葬妻的故事则更加令人敬仰。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官,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著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一生光明磊落,以不贪不奢为荣, 并将这种家风传至后代。曾作《训俭示康》一文,严格要求他的独子司马康要俭朴,不要奢侈浪费。在中国古代土地可以典当,一旦如此,则表示这人穷到了走投无路的程度。司马光就是这样的一位“穷人”。他一生清廉简朴,不喜华靡。为官四十余载,位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但他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平时布衣素食。除了薪俸之外,从不收取非份之财。司马光的府第简陋,仅可蔽风雨。由于夏日酷热难当,司马光便在家中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室以避暑热,被人戏称为“王家钻天,司马入地”。他的俸禄多用于救助亲友,为官多年只有薄田三顷,司马光的妻子死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风光一点,司马光坚决不同意。最后,他把一块地典当出去,办理妻子的丧事。在封建社会,很多人寒窗苦读,跻身仕途,就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荫及子孙。相比之下,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闪耀着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芒。
常用词语:月光、光明、光亮、光滑、光彩、韶光、光风霁月、韬光养晦、湖光山色、春光明媚、正大光明、光阴似箭、光天化日、光前裕后等等。
请欣赏书法作品:
撰文:曹善华
书法作品及范字书写图片:曹善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