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爱德华影评(影记|我们所爱的成人童话——评《剪刀手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影评

我珍惜每一次相遇的机会

因为爱你

导语:《剪刀手爱德华》真正打动我的并不是嘉莉与爱德华如形式般的爱情故事,而是爱德华那双斩破了小镇居民伪善外壳的剪刀手。

01
童话的教化功能

在我看来《剪刀手爱德华》的故事就像是蒂姆?波顿为我们构建的成人童话,它就像是西方故事“科学怪人”和“美女与野兽”糅合而成的,并且带有一丝《巴黎圣母院》的味道。

而黑色系童话风格带出的爱情故事、道德伦理等也一直是西方成人童话最为津津乐道或者说必不可少的东西。

荒诞、戏谑、夸张不仅构建了成人童话的世界,它们也同样是儿童童话故事的基本手段。

童话从来都不是儿童的专属品,但是童话故事的教化功能却一直没有改变。

成人童话的教化更像是在带领人们思考和探讨故事,在《剪刀手爱德华》中,蒂姆?波顿塑造的人造人形象挑战了我们对于人性的思考。

爱德华虽然是被创造出来的,但是却在人性的层面超越了小镇的居民,尤其超越了那个纨绔子弟占美。

双手可以说是人类除眼睛之外的又一心灵之窗,足以象征人性,故有“心灵手巧”一词。

剪刀手挑战的不是健全的人类双手,而是那双手背后的人性。锋利的剪刀手划破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皮肤,更割开了小镇居民身上伪善的皮囊。

没有双手的爱德华与为世俗所淹没的小镇居民形成了鲜明对比,最为戏谑的还是人面兽心与兽面人心之间的人性较量。

所以复杂的不是我们的人性,而是这个社会。

于我看来,《剪刀手爱德华》最成功的地方也正是在于蒂姆?波顿借用童话式的故事叙述来探讨人性的问题。

与其说这是蒂姆?波顿对于童话教化功能有意识的借鉴,更不如说这是蒂姆?波顿独立风格中无意识的运用。

02
被培养的受众审美

《剪刀手爱德华》中嘉莉与爱德华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看来是有别样的现实意义的,这种带有童话色彩的、纯真自由的爱情观其实是在童话故事影响下模式化了的审美。

而这种模式化的审美不得不归功于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无论东方西方的文艺作品对受众的塑造与培养。

嘉莉与爱德华这种历经艰险、跨越重重困难与自己真爱相爱的模式化故事所换来的成功可谓屡试不爽,《美女与野兽》、《灰姑娘》、《简爱》便可谓其中的佼佼者。

由此延展出来的人兽恋情,甚至不惜违背某些宗教教义,更是备受推崇。

人兽恋情带来的感情新刺激不仅调动了受众的胃口,也调动了导演们的创作激情,这种新玩法被一再重复。

越来越多的导演通过这种“炒冷饭”式的操作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受众的审美情趣在形式化、模式化的电影故事中被培养,而被培养的受众反过来又滋养了这些“炒冷饭”的作品,受众对内容的喜爱也逐渐变成了对形式的喜爱。

其实对于形式的追逐并非是童话爱情这类题材的专利,现今的很多影视作品为了逐利将冷饭炒出了各种花样,甚至不惜背上“抄袭”的骂名。

各种小鲜肉、IP电影玩弄的并非是内容,而是形式和形式背后受众的智商。

最为愚笨的并非是这些制片方、制作方,而是成千上万审美情趣被培养的受众,最为可悲的是具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们不见得比受众高明多少。

那些真正有辨识力和判断力的大佬们却隐匿山林或者被淹没在了愚钝受众的大潮中。

在我看来,就今天而言,《剪刀手爱德华》成功的探讨了对形式追逐所换来的情感快感足以抵消审美疲劳的现实问题。

我们需要解决的并不单单是受众层面的问题,更需要去整顿整个吞没在了形式中的影视生态乃至文艺生态,因为这种审美培养已经开始变成价值观的培养。

END

我是白熊君,愿意和你一起看电影,也愿意用最温暖、最有意义的电影评论打动你的内心。每周三晚为您送上精致的电影评论,拥抱你的梦乡。

剪刀手爱德华影评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