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皇后
公元963年,赵匡胤第二任皇后王氏病死。赵匡胤和王氏的感情一直很好,王氏去世后,赵匡胤悲痛欲绝,鳏居四年以寄托哀思。
公元967年,赵匡胤遇到随母来贺长春节的宋氏,才再次燃起爱火。宋氏出身名门,父亲宋偓是左卫将军、忠武军节度使,母亲是后汉永宁公主。宋氏虽出自大家,但温顺恭敬,进退有度,赵匡胤一见到她就为其倾倒,赐以冠帔。
由于皇后之位空缺多年,公元968年,赵匡胤将年仅十七岁的宋氏纳入宫中,封为皇后。赵匡胤比宋氏大二十五岁,就连长子赵德昭都要比宋氏大一岁。赵匡胤和宋皇后虽然是老夫少妻,却相处融洽。
赵匡胤之所以那么爱宋皇后,主要是宋皇后温柔、识大体。据《宋史.后妃传》记载,赵匡胤每次退朝,宋皇后都要拿着帽子和披风站在殿外等侯他。正因为如此,引来了赵光义(皇弟)的嫉妒。
宋皇后和赵匡胤虽然情深,但一直无所出。所以她对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格外偏爱。或许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宋太祖)大病。二十日凌晨,太祖暴死。宋皇后得知消息后,急忙派太监王继恩传太祖四子赵德芳进宫继承大统。
王继恩却拿着遗诏找赵光义商议,促使赵光义登基,为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宋皇后感到大势已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太祖的两个儿子。宋皇后的所作所为早就触怒了赵光义,让宋皇后移居西宫。
西宫是普通嫔妃居住的地方,宋皇后作为前朝皇后,又是赵光义的皇嫂,理应得到尊重。可赵光义完全不顾亲情,让宋皇后移居西宫。面对赵光义的不尊重,宋皇后也无力反抗。接下来,太祖的两个儿子先后死去,朝野议论纷纷。
赵光义又把矛头指向了宋皇后,让宋皇后迁居洛阳宫。宋皇后为此郁结难抒,身体每况愈下,在公元995年四月,孤苦地离开了人世,时年四十三岁。前朝皇后去世,本是国丧,赵光义却不为宋皇后成服,也不准群臣临丧。
翰林学士王禹偁为此很是不满,对宾客说:“宋皇后曾母仪天下,应用旧礼风光大葬!”赵光义听闻此事,将王禹偁贬官滁州,此后便无人提及此事。赵光义把宋皇后的灵柩放到太祖亡妹燕国长公主府上,而且一放就是两年。
公元997年,赵光义突然良心发现,将宋皇后袝葬于太祖永昌陵之北。赵光义虽然安葬了宋皇后,却没有给她办风光的葬礼,仅以简单的坟冢埋之,神位也未被放入太庙。赵光义对皇嫂的无情,史学家认为这一切与“烛影斧声”当晚,宋皇后的行为有关。
由于太祖突然暴死,死前又只有赵光义在场,“烛影斧声”事件种种谜团让很多人对赵光义继承皇位充满了怀疑。再加上赵光义继承皇位后,急忙将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天国元年,让人们觉得他心中有鬼。
太祖仅存的两个儿子也先后死于非命,让人们不得不相信赵光义是为了斩草除根。太祖的宋皇后也被加封为“开宝皇后”,还处处为难宋皇后,让其郁闷而死。宋皇后死后也未按皇后礼仪治丧,更加坚定了他的皇位来的不正。
北宋一朝由太祖建立,却被赵光义的后代占据皇位。但人算不如天算,一百多年后,“靖康之耻”,他的子孙被外族掳杀殆尽。到南宋(公元1224年),太祖长子赵德昭九世子孙赵昀,继承了皇位,皇位终于重回太祖一脉。